5月1日投用!東莞市人民醫院垂直循環智能立體停車場新增1008個停車位
總投資約6100萬元、增加停車泊位1008個,這個新停車場將在5月1日開放使用。4月25日上午,東莞市人民醫院垂直循環智能立體停車場投運啟動儀式舉行。這是目前國內同類停車項目中最大、技術最先進的項目,也是東莞最大的垂直循環立體智能停車項目。
據介紹,東莞市人民醫院紅樓院區原對外開放的車位約1700個,就醫高峰時段存在著停車難、停車亂等現象。為了緩解市民群眾看病停車難問題,東莞市在優化院內停車交通組織、提高周轉率的基礎上,推動原有地面停車場實施立體化改造。
為此,東莞市人民醫院立體停車場列入了2020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和《2020年市政府主要目標任務分解表》,是醫院繼停車場封閉式管理收費、鼓勵市民短時停車之后,解決停車難的又一重大舉措。
該項目具有占地面積較小,空間利用率高,存取方便快捷,安全性、可靠性高等優點,總投資約6100萬元,由市人民醫院和市財政共同出資建設。項目占地7840平方米,設備占地3785平方米,預留地面停車面積194.4平方米,共建53組共1008個垂直循環機械式立體停車位。改造前該地面停車場僅可停泊車位約200個,通過立體化改造增容近5倍。
在現場,記者了解到,停車場距離醫院院區步行距離約3分鐘,現場科學合理布局交通流線,有三個雙向出入口,能滿足存取車高峰期的吞吐流量,方便快捷。車主只需在車庫門口的終端機進行簡單的按鍵或刷卡操作,機械停車位就會自動降至車庫的底部,停車或取車過程僅需1-2分鐘的時間。此外,停車場設計的防雨連廊,既能實現人車分流,也提高了車主在下雨天泊車的方便度。
5月1日,在經過對工作人員培訓后,這一立體停車場將正式投入使用。目前,醫院正在抓緊做好準備工作。據介紹,新的停車場投用后,加上市人民醫院紅樓院區此前提供的約2000個停車位,可以有效緩解停車難問題。此外,根據醫院職工使用立體停車場的經驗和成效,未來還將進一步探索在院區原有的車位基礎上再新建立體停車場,進一步方便市民就診停車。